北京市朝阳区医学会学科专业委员会工作制度
北京市朝阳区医学会下设内科、外科、妇产科等20个学科专业委员会(简称专委会)。为了加强专委会建设,规范各学科专委会学术工作的开展,促进学术交流,提升学术氛围,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组织机构
一、各学科专委会是医学会下设的学术组织。
二、专委会委员由医学会各团体会员单位推荐产生。
三、各学科专委会经选举产生1-2名主任委员,负责本专委会的工作。
四、各学科专委会由医学会委派的工作人员作为联络人,负责配合主任委员开展工作。
工作职责
一、各学科专委会应认真执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紧密围绕北京市和朝阳区卫生工作重点,为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服务,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二、各学科专委会承担本专业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讲座及各种会议(年会、专题会议、研讨会等)、学术交流的工作。
三、各学科专委会在举办会议、继教培训及学术讲座时,要精心策划、认真选题,提高会议质量,努力创办有水平、有规模、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不断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四、各学科专委会主任委员要热心医学会工作,积极带领本学科专委会委员开展活动,每年活动不少于2次(继教授课除外)。
五、各学科专委会在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时应严格遵守北京市有关外事活动的相关规定。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一、各学科专委会要配合朝阳医学会积极申报各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每年6-7月申报下年度国家级、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每年11月申报下年度区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充分发挥专家优势,培养并指导基层医务人员,促进其业务水平的提高。
二、各学科专委会要按时保质完成继续医学教育申报获批项目,并落实授课教师,确保全年继续教育项目的顺利完成。
三、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的内容,应以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为重点,注重先进性和实用性。重视医务人员新思维的培训。
四、授课教师要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护理专业授课教师须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较强的教学能力。
学术活动
一、各学科专委会应结合本专业特点和朝阳区医学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努力推进朝阳区医学事业发展。
二、学术活动包括:学术讲座、学术论坛、学术论文评审及学术研讨会、沙龙、参观考察等内容。各项活动要内容丰富、主题突出、务求实效。
三、各学科专委会要于每年9-10月份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商定下年度活动计划,并报送医学会学术部。
档案管理
一、各学科专委会应在学术活动结束后由该专委会联络人于一周内将整理好的档案交医学会学术工作部保存。
二、档案包括以下内容:会议筹备资料、通知、签到表、照片、资料汇编、总结等。
2016年1月